记者观察网山西10月27日电(记者 施福瑞)处暑已过,意味着今年的夏天结束了,小河村迎来了初秋。她像往常一样,又踏上了去往小河村评梅景区的小路,白色干净短袖、利落短发,一个小小的身影在这座古村之间显得格外灵动。
去年年底,因相关政策需要面向社会公开招聘12名大学生到村任职,让到村大学生们用学到的知识、积累的经验,建设乡村,带领村民走上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乡村振兴之路,而周佳慧就是小河村新来的到村任职大学生。
周佳慧三月份进入义井镇工作,刚刚进入镇里就分到了小河村。小河村属于城乡结合部,地理位置优越,风景优美,具有丰富的红色历史文化资源,因是“民国四大才女”之一的石评梅女士的祖籍地而闻名。近年来,小河村充分利用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将小河古村开发为“小河古村评梅景区”,开发各项旅游项目,反响热烈,但近几年因疫情原因,导致小河村的旅游业发展不是很理想,并且景区内的公共配套设施也因年久失修,致使村内整体环境出现许多问题,亟需重修改造。针对以上出现的情况,周佳慧在领办项目之时就想到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项目建设初期,她积极与村党支部书记进行多次沟通,建议将数字化应用管理引入乡村治理中,利用数字化管理平台建好、用好党群服务中心,强化基层党组织服务功能,这个提议得到了村党支部副书记周向阳的大力支持,并多次召开支村两委专题会议进行研究讨论。周佳慧多方查找相关资料,制定最初方案,最后通过多次与移动公司的沟通交流,决定运用移动公司研发的云平台管理软件,将“数字化管理”应用到乡村治理中,使小河村的日常管理和建设逐渐向信息化、数字化靠拢,进一步改善各项管理体系带来的落后局面。
为了加快推动此项目尽快落地见效,周佳慧经常往返于移动公司与小河村之间。今年5月,雨季一过,小河村党群服务中心大楼重建项目便紧锣密鼓的开始了。搬家、做规划、与多家单位和公司进行沟通,登记办公用品,还要进行日常工作,这成了那段时间周佳慧的日常,忙的不亦乐乎,“那段时间虽然累,但是充实,因为看到小河村即将就要有一个全新的面貌,想想心里就充满斗志!”她回忆道。
时间一天天过去,进入七月,党群服务中心的大楼外围工程也已经接近尾声,接下来的就是内部装饰,但又出现一个新难题:工程量繁琐,时间紧,最近又是雨季,无法进行接下来的工程,只能暂时搁置。周佳慧看到这样的情况,无奈与周书记沟通只能开始进行下一项工作,那就是安装覆盖全村的监控设备。于是,她又开始往返于各个单位部门之间进行协调,好在这个项目进行的很顺利。截止到8月份,全村监控设备外围安装已全部完成,小河村内真正实现了治安防控全覆盖、无死角,为每户村民提供了安全保障;党群服务中心外墙粉刷工程也已完成70%,目前正在进行水电暖安装工程;其他项目也在有序开展中。看到规划的项目在一步步接近尾声,周佳慧十分高兴。
今年六月,小河村数字化乡村治理项目被并入了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的大项目中,镇、村领导对这个项目也有了更详细的规划。“有了领导的大力支持,有了专业的后盾支撑,小河村的数字乡村建设项目也会更快实现”,周佳慧高兴地说道。
周末一大早,她又踏上了去评梅景区石家花园的小路,要去景区内的石评梅展室做资料整理。下一步,小河村将打造全新的党性教育基地,周佳慧也将利用自己的专业,用讲解的方式把小河村党性教育基地的教育功能充分发挥,让更多的人了解小河村的历史,接下来,她也将会积极地重新挖掘小河村的红色资源蕴含的教育价值和育人功能,让小河村的党性教育基地成为新的党性教育品牌。
“热爱自己的村,热爱自己的村民,要使自己成为群众的知心人。要为村民干实事,干好事,干成事。”这是周佳慧这段时间在村工作体会最深的一句话。今后,她也会在这片土地上继续发挥自己的才干,将自己的真才实干在农村广袤的土地上充分展现,真正让小河村越来越美,让更多的人知道这里是民国才女石评梅的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