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网山西10月18日电(记者 施福瑞 通讯员 郝宣平)为统筹做好党的二十大道路交通安保工作,静乐县公安局精心谋划,以全局形式全范围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整治,提级管理,多警联动,除隐患、防事故、查违法、保畅通,有力遏制了重特大交通事故的发生,确保了辖区道路交通畅通有序。突出的整治战果,受到社会各界和辖区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实行提级管理
县道路交通安全整治领导组组长由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公安局局长温俊建担任,副组长由局党委成员担任,成员由交警大队、派出所、指挥中心、巡特警等领导组成,领导组办公室主任由交警大队长兼任。全县划分为6个片区,每个片区由一名局班子成员带队,派出所民警、交警联合编组。交警重点管控国道、县道,派出所民警重点管控乡村道路,全警动员,全线作战,全面开展道路交通秩序专项整治。精准实施高峰勤务、周末勤务、夜间勤务、校园周边交通秩序整治,坚持视频巡逻与路面巡逻相结合,加大重点时段、重点路段的巡逻管控密度。针对一早一晚,特别是后半夜、凌晨等时段,加大警力投入,切实提高见警率、管事率。紧盯重点车辆、重点驾驶人和货运、危化、客运车辆,重点查处货车超载、疲劳驾驶、客车超员、酒驾醉驾以及无证驾驶等违法行为,形成严查、严处、严管、严控的高压态势。
排除隐患
全面摸排了涉及临水、临崖、陡坡、桥梁隧道和易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隐患路段。根据规定向有关部门进行了反馈,提请办理。交警大队、派出所结合公路安全设施和交通秩序管理精细化提升行动,持续推进道路安全隐患突出路口路段治理。副县长、公安局长温俊建多次到现场指导,压实属地、职能部门整改责任。针对农村地区行道树遮挡视线标牌、村民占道晾晒、占道堆物等问题,农村交警中队联合派出所每日对辖区道路巡逻排查。交警部门对高风险运输企业进行走访、巡检、约谈,并抄告交通运输行业主管部门,督促企业整改问题隐患。大队坚持每月下发重点车辆逾期未报废、逾期未检验隐患清单,每周通报隐患存量、下周增量,任务分解,要求科室、中队上门提醒企业负责人对隐患开展清理,把责任和压力传导到每名车主。
宣传接地气
交警部门、派出所积极创新思路,拓宽宣传渠道,强化宣传发动,做到线上线下“全方位”、城内城外“全覆盖”、白天黑夜“全时段”宣传,迅速掀起宣传新攻势,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行动开展以来,创作、印制宣传品近万份,开展“美丽乡村行”进农村巡回宣讲活动4场,进农村学校开展交通安全宣讲教育9场,建设“一栏一标语”6块,支队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9条报道、微博发布7条文章。
路面秩序从严管控
重点打击“两客一危一面”等重点车辆“三超一疲劳”,货车、拖拉机“两违”等突出违法行为,加大无证驾驶、疲劳驾驶、酒驾醉驾毒驾、违法超员等易肇事肇祸违法查处力度,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公安机关严管厚爱民(辅)警,锻造清廉队伍,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和后勤保障,落实执勤执法安全防护措施,不松劲、不懈怠,全力防风险、保平安、护稳定、促发展,实现较大交通事故“零发案”,涉交舆情“零信访”,民警辅警“零违纪”。活动以来,共处理各类交通违法行为57例,其中查处饮酒驾驶5例,三轮车违法载人4例,乱停乱放21例,其他27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