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网山西7月1日电(施福瑞 通讯员 任晓丽)城区坚持问题导向和破题意识,充分发挥被确定为第三批“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的优势,强组织、重实践、抓落实,三步发力全力以赴寻解题之道、求破难之策,推动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蓄势攀高。
强组织高标推进。一是高强度组织推进。坚持“书记抓、抓书记”,建立区委书记、组织部长与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一对一”谈话制度,区委常委会每月听取汇报,区委主要领导每周一线调研督导,专项办每天分析研判,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良好局面。二是高要求一线落实。城区四套班子开展领题调研,围绕“三社联动”机制、志愿者长效服务机制等发现问题、解决难题。区委主要领导结合疫情防控针对性提出“微网格”治理模式,打通基层治理“神经末梢”。三是高水平破解难题。重拳解决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发挥不够、基层干部“五大能力”差参不齐、“五治”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以基层党组织书记项目大赛为切入点,推出一批符合村社特点、体现基层治理效能的精品项目,以项目化运作推动问题解决。
重实践创优创新。一是因势而为,彰显制度优势。强力推动领导包联制度、“街道吹哨、部门报到”大党委工作机制落实。26名区级领导在疫情防控重要卡点值守指导,58个区直机关事业单位838名干部职工下沉社区,71个临时党支部、76支党员突击队、156个党员示范岗、64支居家隔离服务队伍圆满保障了城区紧急状态下的疫情防控工作。二是重点突破,推动乡村振兴。以组织建设促进乡村振兴,通过组建村社联合党委、村企社涉农党建联盟,合力打造富民产业,谋划文旅康养、三产服务、仓储物流等14个增收项目,以项目建设为支撑,力争实现一村一产业、村村有增收。三是整体统筹,形成工作合力。推进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五治融合。搭建“街道大工委揽全局、社区大党委抓总体、网格党支部强服务、楼栋党小组优管理、党员中心户作表率”五级组织架构,形成33名村(社区)第一书记、147名党建指导员、686名两代表一委员、各类志愿服务队伍共促基层治理提质增效的良好氛围。
抓落实见真见效。聚焦基层突出问题,进一步整合资源,盘活要素,大力开展“网格治理全覆盖、信息传递更高效、供需对接更快捷、靶向服务更精准、联系群众零距离”的治理实践。一是“面”上由大到小细分网格。把小区、楼栋、单元作为基本划分要素,300至500户的大网格以30至50户为标准细分成为3800个“微网格”,点对点、面对面服务群众。二是“点”上由少到多精选人员。建立“微网格员”储备库,健全“微网格员”补充退出机制,从社区党员、居民代表、楼栋长、业委会人员、物业人员中精选微网格员;在全社会长期招聘充实网格志愿者;面对突发性事件、攻坚性任务,机关党员干部、公职人员就地转化为网格力量。三是“效”上由慢到快高效运转。健全常态化和战时化运转机制,紧急任务时网格长、网格员、微网格员第一时间闻令而动,迅速集结,高效运转,完成区域设置、人员组织、秩序维护、核酸检测、物资配送、值班值守等工作。四是“质”上由低到高多元服务。微网格员要履行信息员、代办员、调解员、协管员、宣传员“五大员”职责,充分发挥宣传政策、了解民意、排查隐患、邻里帮扶、应急处置等五个方面的积极作用,一岗多能、一岗多责、层层联动解决社区居民的急难愁盼问题。五是“管”上由有到优规范运行。着力从组织保障、保密安全、人才储备、激励措施、经费投入等八个方面完善运行机制,建立健全“微网格员”临时性补贴补助、人身保护、意外保险、表彰激励等机制,解除“微网格员”后顾之忧,进一步激发“微网格员”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为微网格治理长效运行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