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网山西9月19日电(施福瑞)为切实保障辖区内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帮助有需求的残疾人顺利享受残疾相关政策福利,阳泉市城区南山路街道南山南路社区人大代表史文玉聚焦党员“急难愁盼”问题,以“主动服务、全程帮办”为核心,推出一系列针对性举措,助力符合条件的残疾人高效办理残疾证,让党组织的关怀直达居民心坎,切实解决“政策知晓难、办证跑腿多”的问题。

前置排查,摸清需求底数
南山南路社区人大代表史文玉将残疾居民关怀工作纳入日常重点任务,通过“三查三访”摸清辖区居民需求:一是查阅居民档案,梳理年龄较大、有过往病史记录的居民名单;二是联合网格员开展入户走访,重点关注行动不便、独居或家属反映有身体困难的残疾人;三是依托社区微信群渠道发布政策,主动收集残疾人办证需求。同时还建立“居民残疾人需求台账”,详细记录残疾人身体状况、家庭情况、办证意愿等信息,确保“一人一档、精准画像”,避免因信息不畅错过政策福利。
政策上门,消除认知壁垒
针对部分居民及家属对残疾证办理政策不了解、流程不熟悉的问题,社区组建“政策宣讲小分队”,采取“一对一上门讲+集中座谈解”的方式开展宣传:对行动不便的居民,人大代表史文玉携带政策手册、申请指南上门,用通俗语言讲解残疾等级划分标准、申请材料清单、办理流程及时限,以及后续可享受的护理补贴、康复服务等福利;对有集中需求的片区,组织小型政策解读会,人大代表史文玉现场答疑,让党员清晰掌握办证关键节点,消除“怕麻烦、不会办”的顾虑。
全程帮办,破解办事难题
在走访居民申姨家时,发现申阿姨长期行动不便,日常生活需家属时刻照料,且从未申请过残疾证,家庭面临一定的照料压力。考虑到申阿姨的特殊情况,人大代表史文玉立即与残联沟通,详细说明申姨的身体状况与生活困境。随后多次上门,耐心向申阿姨家属讲解残疾证的申请条件、所需材料及后续可享受的护理补贴政策,缓解家属对办证流程不熟悉的焦虑,并主动承担起后续进度跟进的工作,定期向残联咨询办理情况,及时向家属反馈最新动态。
经过残联指定医疗机构的专业评估与残联部门的最终审核,申阿姨被正式认定为“精神二级残疾”。申阿姨家属表示“拿到残联的鉴定结果,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以后能享受到政策福利,照顾申姨也能轻松些,太感谢人大代表同志了!”这一结果的背后,是人大代表从政策宣传到全程帮办的暖心守护。
此次帮扶,是人大代表“以居民需求为导向”的生动实践。下一步,将持续深化“政策宣传+主动帮办”服务模式,通过定期走访、建立特殊残疾人台账等方式,及时发现并解决居民的急难愁盼问题,让党组织的关怀真正落到实处、暖到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