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网山西8月28日电(通讯员 郝张莉)近日,在位于高新区的山西华鑫电气有限公司变压器生产车间,一批新设备进入生产线蓄势待发。这批最新引进的非晶箔线一体机,比传统设备空载损耗更低、更节能,不仅丰富了产品的多样性,更提高了生产效率。
近年来,聚焦产业数字化,高新区围绕核心产业和关键领域,引导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工艺升级和产品创新,推动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带动产业全面转型升级,成为推动智能制造发展、形成新质生产力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高地。全区主导产业数字化覆盖率达60%以上。
新材料产业是高新区的战略性主导产业,也是培育发展新动能、获取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领域。今年以来,围绕半导体材料、磁性材料等,搭建了“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研发-运营一体化平台、智慧云平台等数字化智能制造体系,企业不断加快技术升级与改造,正在向智能、高端、绿色方向发展。
“多亏了高新区产业经济部工作人员不定期入企服务,尤其对技术改造升级进行指导和帮办,我们才能顺利投产达效。”康博特阳泉新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义民说。公司入驻高新区以来,建立钼粉及钼制品生产一条龙数字化生产线,2000吨全自动化钼粉及1000吨钼制品生产线项目正在加速建设,数字化生产水平较传统生产模式生产效率提升30%,未来将拓展到钨钼条、棒、片及合金等深加工智能化生产。
日昌晶新材料公司位于高新区东区科技园,主要从事高品质蓝宝石材料及产品研发、制造和销售的企业,顺应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去年以来开发了晶体自动“生长”控制系统、冷却水温度自适应调节系统、电力实时监控预警系统等,同时搭建智慧平台,实现生产流程数字化、智能化升级。
在制造业领域,更多数字应用场景加速落地,成为推动制造业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加速器”,去年以来实施的数字化精密泵阀研发检验检测平台建设项目、源恒机电数智再制造项目、华鑫电气矿用智能机器人等项目以及冀东、尊特等企业工业互联网DNC设备物联,加速本地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步伐。
“之前我们的立体卷铁芯是纯人工制造,机器转一圈,员工绕线一圈。现在使用自动排线机,机器转动时,员工只需用手扶着线就可以快速形成一个立体卷铁芯线圈,绕制一个线圈,时间从原来的180分钟缩减至35分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山西华鑫电气有限公司技术部部长崔中保介绍。
作为传统煤机装备企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示范样板,华鑫电气拥有一系列数字化转型荣誉。企业将ERP、MES、CRM等生产管理系统功能集成一体,建立数据采集、存储、分析及生产计划、调度等多个功能模块,对研发、采购、生产、销售、安装、售后等环节实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实时监测分析数据,优化生产流程计划,实现信息流、物流、控制流互联互通,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降本增效,新产品研制周期缩短23.3%,生产效率提高19.60%,运营成本降低28%,单位产值能耗降低12.5%。
眼下,高新区正深入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和智能制造工程,积极打造“产业大脑+未来工厂”新生态,阀门公司、华越创力、华益机械、建工申华等一家家装备制造企业加速数字化,积蓄起竞争新优势、发展新动能。目前,全区70家规上工业企业正在向全面实现数字化转型迈进。
“自项目投运后,我们运用数字技术实现持续稳定供电,目前每日均能保证完成充放电。”山西青于蓝容释储能有限公司储能电站站长李增运说。在庙堰园区,一排排承担着储存和释放电能的储能柜整齐排列,随时响应电网调度指令,这座全省投产规模最大的独立储能电站于去年成功并网。
李增运介绍,未来,公司会利用数字技术将储能电站各个环节实现数字化,使用传感器、控制系统来实现储能电站的自动化控制,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分析数据从而优化运营,使用物联网技术实现能源的互联互通,进一步提高储能电站的效率和可靠性。
在推进产业数字化进程中,高新区引导企业强化数字化思维,加大对数字技术的研究和运用,优化数字技术路线,普及数字孪生技术,提升员工数字技能和数据管理能力,以数字技术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辖区内多氟多项目,今年以来采用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为支撑的三维绘图设计、研发模拟仿真等智能手段,构建面向氟材料不同领域、不同应用、不同功能的基础数据平台,为产品中试提供有力保障,不断推动新产品新技术应用。依托源网荷储项目,加快推动虚拟电厂建设,以互联网为“厂房”,以数据为“燃料”,通过能源互联网管理体系,推动能源管理全面精细化、数字化,为平衡全市电力峰谷差,缓解高峰电力紧张提供安全保障措施。
在“数字+服务”方面,去年高新区获批区域型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依托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双创基地集聚数字产业,激发市场活力,目前汇聚电商、直播企业近百家。打造智慧物流监督调度平台,推动通宝鑫能、天成物流等物流企业服务实体企业,实现生产、交易、运输的全过程数据汇集。“我们将持续引入国内高端智库和研究团队,提高中心对外输出数字化转型服务能力,加速构建数字化转型服务体系,更好发挥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撑作用,加快培育壮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力争交出更好的数字化转型高新区答卷。”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说。
记者手记
以数字化转型驱动实体经济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生产方式变革,高新区辖内已有不少企业做出努力。
面对工业4.0的浪潮,高新区持续加速布局新赛道,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工业互联网平台和网络基础设施为支撑,一手抓智能制造,一手抓工业软件支撑,引导企业发挥创新研发优势,加快“制造”向“智造”转型,助力提升企业供应链水平,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改造正由探索起步向纵深推进转变。
今后,高新区数字化赋能产业将“提速升级”,数据要素、数字技术的潜在价值充分释放,从而推动经济向高质量、现代化跃迁。